颅内动脉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红杉中国,这次投了一群医生 [复制链接]

1#

越来越多医生开始奔向“自由”。

红杉中国又投资了一笔“小钱”。

年11月22日,国内首家医生医院——冬雷脑科集团宣布完成C轮2亿元人民币融资,由红杉中国独家投资。

冬雷脑科背后,是一位60后医学专家——宋冬雷。年9月,宋冬雷开始创业,成立了冬雷脑科医生集团。察觉到医生集团的轻资产模式依然不够“自由”,医院。

6年以来,冬雷脑科获得诸多资本青睐。实际上,这只是“专家办医”赛道的缩影,随着越来越多资本进入,也将助力国内尽早建成良好的就医服务体系。

60后医学专家创业成立医生集团

冬雷脑科的故事,还要从“冬雷”说起。

天眼查显示,冬雷脑科成立于年7月14日,由著名神经外科专家宋冬雷教授领衔发起,是一家主要由体制外自由执业医生组成的脑科医生集团,可全面开展颅脑外伤、颅脑肿瘤、脊髓肿瘤、脑血管的显微外科及多种微创治疗。

实际上,若不是这次创业,几乎所有人都会认为“体制内”就是宋冬雷最好的归宿。

年,宋冬雷出生于江苏南通的一个小镇。高考时,他以的成绩(总分分)考入上海医科大学医学系。一毕业,就以第一名的医院,拿上了“铁饭碗”。

之后,他更是取得了一系列响亮的头衔:临床医学博士、神经外科教授、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年,著名笑星赵本山在上海突发颅内动脉瘤出血,宋冬雷负责主刀。也正是因为这次手术,为宋冬雷打响了名号。

医院从业的二十多年内,宋冬雷已经积累了一流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执业经验,一路从住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他会一直过着安稳的生活时,他却毅然放弃体制内的铁饭碗,医院。

年,宋冬雷离开了供职23医院,医院院长。其实,这样的一次重大人生抉择,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埋下伏笔。

年,宋冬雷第一次去国外进修时,医院无论是环境还是医生态度,无论是环境还是医生态度都很好,给他留下了很深的感触。这时,他就在心中立下了人生目标——把国外良好的就医服务体系移植到国内来。

不过,医院干了不久,宋医院的整体水平仍然较低。再加上当时正处于医疗改革、医生自由执业等浪潮风起云涌之际,他再次选择走上全新的人生轨迹。

年9月,医院院长的职位,成立了国内第一个体制外脑科医生集团。在知天命的年纪,他的创业路才刚刚开始。为何要走上自由执业之路?宋冬雷曾表示,“医生自由了,才会把患者当衣食父母”,良好的就医服务体系才能建立。

然而,由于医生集团属于轻资产运营,医院的依赖。于是,他萌医院的想法。

一个脑外科专家离开体制没多久,医院,很多人对这件事情并不理解,但宋冬雷说干就干,年5月医院开建,年10医院正式开业,是上海市卫健委审医院。医院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设标准病床张。在试运行阶段,医院门诊量就达多人次,开展了十多台脑外科手术。

目前,医院以“脑科专科诊疗”、“全生命周期脑健康管理”为特色,以“大专科、小综合”为基本定位,开设有普通门诊、特需门诊、国际商保门诊,提供脑血管病、脑肿瘤、功能神经外科、脊髓脊柱专科、神经内科、睡眠障碍等专科医疗服务。同时,医院已纳入上海市医保定点,医院医保标准实施。此外,医院国际部与泰康保险、PICC、商保通等国内多家商业保险公司签约,为患者提供保险支付便利。

正如宋冬雷所期望的那样,医院以“患者需求第一”为基本价值观,以“令人感动的医疗”为服务宗旨,立志打造“中国式梅奥诊所”。

六年获十余家机构下注

宋冬雷曾有过一次颇具凡尔赛意味的发言,“用不了用不了,我们现在的规模还用不了这么多钱,况且我们本来就已经有收入了。”

虽不差钱,但仍有不少机构愿意为其倾囊。

天眼查显示,目前冬雷脑科已经完成5轮融资,有中卫基金、前海母基金、青发集团、泰康人寿、红杉中国等十多家机构参与其中。

值得注意的是,冬雷脑科成立于年7月14日,不到三个月,冬雷脑科就完成了数千万人民币的首轮融资,行业内的知名机构中卫基金、汉康资本、弘晖资本、飞马旅均参与其中。当时还有媒体透露,“还有很多资本非常看好冬雷脑科医生集团,正在洽谈第二轮的投资事宜”。

年8月29日,冬雷脑科完成A+轮融资,之后,便保持着一年一轮的速度,这次更是直接拿下红杉中国2亿人民币的独家投资。

之所以深受机构追捧,背后有许多逻辑在支撑。

从专业度来看,冬雷脑科是国内首家医医院线下落地的成功典范,也是华东地区医疗技术最领先医院。

从规模化来看,除了位于上海大虹桥主城区的医院,目前冬雷脑科还有正在建医院,还在江浙沪地区拥有20多家合作基地,搭建了医生集团+实体的专科网络体系。

成立6年以来,冬雷脑科已在国内脑科领域获得不菲的成绩。医院年手术量达多台,其中三、四级手术占比90%,服务满意度调查5星,感染率、死亡率均低于同业标准。

另外,早在创立医生集团时,宋冬雷就已经意识到单靠医生并不足以支撑冬雷脑科扩张运营。所以,在冬雷脑科管理团队中,还有负责医疗质量管理、医院运营管理、行政管理、品牌建设、护理服务等多方面的人才,这也为冬雷脑科扩大规模提供了支持。

股权方面,冬雷脑科医生集团由核心医生团队控股,医院中的话语权,更符合“患者至上”的思路。

谈及为何看好冬雷脑科,红杉中国合伙人杨云霞表示,“医疗健康始终是红杉中国重点布局的投资领域之一,冬雷脑科一直以来‘患者需求第一’的基本价值观以及在脑科专科诊疗领域的深入研究、专业人才团队与专业医疗服务能力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红杉中国愿意支持冬雷脑科进一步发展,造福更多患者。”

关于本次融资,冬雷脑科表示,将利用本次融资基金加速“一体两翼”的战略落地,医院+全生命周期脑健康管理+脑科学研究与平台孵化的战略模式。

“中国式的梅奥诊所”

越来越多医生开始奔向自由。

在医疗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医生开始自由执业,一种新的执业方式“医生集团”也应运而生。据《中国医生集团发展报告》显示,截至年9月30日,中国以医生集团名称注册的企业数量已超家。

梅奥诊所算得上是医生集团的开创者,这家有近60年历史的企业,是全美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综合性医疗体系、全球医疗界的圣地,以精湛的医术和贴心的服务闻名。不止冬雷脑科,目前国内的医生集团们,大多都以成为“中国式梅奥诊所”为奋斗目标。

与国外相比,医院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张强、宋冬雷、龚晓明、张子谦等医生都在积极探索尝试。年2月27日,由张强医生集团、私人医生工作室集团、冬雷脑科医生集团等七家医生集团共同发起的中国医生集团联盟成立。宋冬雷说,“在这个联盟里,我们可以就各自的经验交流、探讨,甚至病人也可以互相转诊。”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医生集团的医生总数已经超过位,中国医生集团联盟正式成员也从最初的7家发展到90家,涵盖了脑科、心内、血管外科、妇产科、麻醉科等60多个学科。

其中,由医生创办、具有高壁垒的专科医疗集团更受资本青睐。

比如,根据年4月披露的辅导备案公示文件,医院树兰医疗拟冲刺A股IPO;年9月1日,据知情人士透露,血液病专科医疗集团陆道培医疗集团计划赴港上市,集资至少5亿美元;年9月15日,医院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上市首发获通过,拟募资5亿元。

上述企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有实体医疗机构。

与普通医生集团相比,冬雷脑科不只是轻资产运营,而是轻资产+医院。实际上,大多数医生集团都希望创办自己的实体医疗机构。据调查,在中国医生集团联盟中,有80%的医生集团计划创办实体医疗机构。可以预见,从医生到医生集团,从医生集团到医疗集团,是顺其自然的事情。

目前,冬雷脑科已经走出第一步,医院的建设,冬雷脑科正在进行从医生集团向医疗集团的蜕变。

在一批优秀的医学专家的带领与竞争中,“中国式梅奥诊所”的名号将花落谁家,值得期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